|
用影像传播科学——影视学院举办大学生科学影像创作研讨会 | |||
| |||
“科学,并不是冷硬无趣的。那些佶屈聱牙的专业名词背后,有着欢乐的小故事,也有着一群人的追求与坚守,他们热爱科学,致力于科普。同样也坚信在人与科学之间,一定存在着平衡与圆融。”
11月6日,影视学院与青春相遇一场精彩讲座系列活动第十一场“用影像传播科学——大学生科学影像创作研讨会”在锦程智慧酒店太湖厅举行。高级记者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(集团)教育频道总编室主任、江苏省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秘书长张学超担纲主讲,影视学院副院长秦潇璇、党总支副书记左占卫、全体教师出席活动,与在场的30余位同学共同聆听了这场关于“科学探究与影像艺术”的美丽相遇。
“科学的魅力与价值,是为驱使我们向美向善的改变。而科学影像,其实是把我们理性的思考和真正对自然对世界的热爱,浪漫地结合起来的产物。”张学超的娓娓道来中,在场师生对科学影像究竟是什么、为什么说科学影像值得关注、如何创作优质的科学影像作品等有了更为清晰、深入、全面的认知。
“什么样的科学影像作品才是好的?”对此,张学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,有科学性、有思想性、有艺术表现力、有教育性。“前沿科技、卫生健康、青少年教育等都是好的选题,但一切的前提是必须保证科学性。”在张学超看来,好的科学影像作品还要尽可能地短“这样更符合当代人在整体视频浏览当中碎片化的趋势”,更要尽可能地美“科学影像传递的是正能量,因为科学影像也是艺术品。”他鼓励影视学子走到生活中去,以影像为载体探究身边的科学,拍摄制作科学影像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,“挖掘题材的趣味性,科普深入生活,才能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。影视学院的大家或许对科技、科普不太敏感,建议同学们多看一些作品,会发现科普作品原来是这样做的,原来还可以这么好玩。”
研讨会还邀请到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动画教研室主任刘刚团队带来在《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》中获奖作品的解读及题为《工笔画重彩花鸟风格中线与色在数字技术中的表现》的讲座分享。刘刚表示,科技创新、科学普及需要靠人的力量积极推进,作为教师有推动和引导的义务。同时,他勉励同学们扎实专业基础,学深悟透、止于至美。
用影像传播科学之美,用影像播撒科学种子。据了解,江苏省科教电影电视协会计划于明年5月举办首届江苏省大学生科学影像节,集中展示全省大学生在科学影像创作方面的成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