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年就要牛牛牛 牛年问候标配必须是: 牛年大吉,牛气冲天! 
“天子社稷皆太牢,诸侯社稷皆少牢。” 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在早期社会里,牛就被视为可以沟通天、地、神的媒介。人们希望通过牛向上苍表达风调雨顺、五谷丰收的祈愿。因此在古代,牛是祭祀中的圣物。 
“乾为马,坤为牛。”
——《周易》
《周易》里还有这样描写,“乾为马,坤为牛,震为龙”,牛代表“地”和“母“,具有承载万物的象征。古人还把牛看作女性,牛是“孕育人类的母亲”“缺而又圆的月亮”。
 “纣倒曳九牛,抚梁易柱。”
——《帝王世纪》
牛的力气不容小觑。古人用“九牛”来形容力量超群。《史记》:“帝纣资辨捷疾,闻见甚敏,材力过人,手格猛兽。”帝辛不但能能手格猛兽,还武功绝世,力大无比,能“倒曳九牛,抚梁易柱”是天下第一大力气。在儒家思想中,孔子强调“仁”,认为仁是立身之本,由此生出“中庸”的人格标准,其实也是牛所代表的精神。 
“地辟于丑,而牛则辟地之物也,故丑属牛。”
——《广阳杂记》
牛在生肖中排第二的原因与牛和土地的联结不无关系。《广阳杂记》中的话就很好地阐述了牛与土地的关系,人们认为“地辟于丑”就有“地辟于牛”的意思。在古人眼中,耕地不仅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,而且还是万物获得生机的重要机缘。 “犁,耕也。从牛、黎声。”
——《说文解字》
春秋时期,人们发现人力拉犁耕地实在是很费劲,于是开始让牛来代替自己。从此以后大部分的牛离开祭坛,转业务农,这便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开始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人们在石犁、木犁、青铜犁的基础上又发明了锋利坚固的铁犁,从此耕牛便与铁犁成为搭档,一同为人类的农耕服务至今,人们由于感激耕牛而称之为“金牛”。 
“立春之日,夜漏未尽五刻,京师百官皆衣青衣,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,立青幡,施土牛耕人于门外,以示兆民,至立夏。”
——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
在无数次的推犁耕地中,人与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。人们还用“鞭春牛”的仪式迎春、劝农。在这一天京城百官会统一着青色上衣,一齐将土牛送到城外。仪式开始后,由官员拿彩鞭抽打土牛,并大声宣告新一年的劳作正式开始!之后,百姓便哄抢土牛的碎片,这就是“抢春”,因为人们相信抢得牛头的话,一年都能交好运。
 不管是原始社会充当人与天神沟通媒介的牛,或是陪伴了人类整个农耕时代的牛,还是现如今已经逐渐消失了耕地属性,但仍然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财富的牛,都已经深深地埋藏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。在每个中国人的家庭中,也都有一个像牛一样象征着“责任”与“担当”的形象,形成一种莫名的精神支撑。
当我们竖起大拇指说出“你真牛x”的时候,何尝不是对牛的一份怀念之情。在2021牛年到来之际,影视学院邀你穿好红内裤和红袜子,跟我们一起,牛出一片天吧!祝大家新年快乐,属你最牛!
|